推荐好书:诺贝尔奖得主-《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干货很多,包含很多心理学知识,作者研究的不少结论是跟我们的平时的认识相反的,说明我们平时的认识是错的,很多生活中凭直觉做出的决策是非常不理智的,知道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的去避免和减少直觉性错误。
作者为了方便阐述,将人脑分成两个系统,系统1:人们的直觉,对应本书标题中的“快”,无意识并且是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长期运行;系统2:理性思考,对应本书标题中的“慢”,有意识,费脑力,大部分时候不工作。
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当系统2在专注运行中时,就很有可能会对次要信息产生屏蔽。《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中,让受试者观看了一部短片,短片中是一队白衣服和一队黑衣服的球员进行篮球比赛,要求受试者数清楚白衣服队传球的次数,任务难度较高,受试者需要完全投入才行,短片播放到一半的时候,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女人穿过球场,在画面中出现了9秒,受试者中有一半的人没有发现“这只黑猩猩”。当我们在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双方关注的点不一样的时候,很有可能对方或者自己说过某句话,但是你对此完全没有印象,事后矢口否认有这句话。
人在专注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对某事物感兴趣的时候瞳孔也会变大,在你进行加一实验时,如果你用录像机把你的瞳孔变化录下来,就会发现你的瞳孔在变大。另外一个知识:瞳孔大的时候拍的照片显得更加好看。应用:当我们去商场购物的时候,你对某件商品非常感兴趣的时候,聪明的售货员也许从你的瞳孔变化已经看出来了你对商品的喜爱程度,从而使你在随后的议价中处于下风。
自我控制力的损耗。当人们自我控制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或者抑制自己的情绪时,自我控制力就会被损耗,自我损耗之后,接下来如果进行耐力测试,表现就会比没有损耗时差。实验表明通过补充葡萄糖,可以减少自我损耗的影响。《美国科学院院报》报道了一个相关研究,保释审核官一整天都在审核犯人的保释申请,在刚用完餐的时候,保释通过率最高,随后逐步下降,到接近下一次用餐时,达到最低点。这个现象包含两个原因,一个是保释官的持续工作损耗了意志力,一个时进食补充葡萄糖后增加了意志力。当意志力比较低的水平时,保释官就会不愿意深入思考和判断是否保释,当没有深入思考的时候,就会偏向保守,从而拒绝保释。应用: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跟别人沟通想要取得好的效果的时候,时机很重要,不要等对方忙了一天又累又饿的时候去沟通。关于自我控制力的损耗,这本书只是简单提了一下,罗伊·鲍迈斯特的《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整本书对意志力损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启动效应,人的联想存在最近搜索法则。给你汤和场这两个字右边的部分,让你补充左边的部分组成一个字。如果你最近喝过汤,很有可能将字补充为汤,如果你最近经常去运动场,很有可能把字补充为场。即使随便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人名,在你面前简单重复出现几次,不需要对这个人名做任何介绍,过几天即使你忘记这个人名了,当你再次看到这个人名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熟悉可信赖的感觉。应用:可口可乐已经全球知名为什么还要持续打广告,因为当你最近看过可口可乐的广告,根据最近联想法则,你在超市更有可能选择购买可口可乐。
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实验:一个没人的角落,咖啡可以自取,旁边贴了一个建议价格,去喝咖啡的人自行在没人监视的情况下,决定留下多少钱在咖啡机旁边的盒子里。心理学家在咖啡机旁边的墙上贴了一个图片,一周贴一双眼睛,一周贴鲜花,如此交替十周,发现贴眼睛的时候投入盒子的钱明显高于贴鲜花时候的钱。应用:在学校、公司贴一些校训、标语什么的,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简洁、易于记忆的文字更让人信赖。比如“危难时,敌人团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以上文字让人感觉就比较可靠。下面的文字让人感觉就没有那么可信。“危险团结敌人。再轻的打击也能放倒一颗大树。承认错误就相当于得救了一半。”应用:工作汇报时,写一些简单易记的句子,可能更加能让老板信服。
常态理论。当一个不寻常的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时,你会感到惊讶,但是如果再次发生类似的不寻常现象时,即使这个现象正常出现的概率比前面一个事件更低,也不会使你更加惊讶。
光环效应。类似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识,当你喜欢某个人的某个特点的时候,可能会把他的其它特点往好的方面去解释,喜欢他的其它特点。你更加喜欢小A还是小B呢?小A: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妒忌心强;小B:妒忌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可能你会更喜欢小A,你会觉得聪明勤奋的人,冲动挑剔是正常的,固执是有主见的表现,聪明的人有点妒忌心强时很正常的,小A给你的印象是聪明勤奋的好印象。而小B给你的印象可能就不是那么好了,嫉妒心强还固执,还爱挑剔、爱冲动,简直没救了,聪明勤奋有什么用,越聪明勤奋错的越多。事实上,小A和小B是同一个人,只是你看到的第一印象不同而已。应用:1、给人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是好的,后面做什么都按好的解释,第一印象不好,后面做什么都是按不好的角度解释,扭转第一印象带来的影响要花很大的力气;2、主角光环,电影里面的主角即使犯罪你也觉得时对的,也希望他能犯罪成功,如果他不是主角,他做的那些事就不一定能得到你的认可了。
眼见为实,过度自信:人们常常依据自身所看到的证据对自己的判断抱有极度的自信,往往忽视自己可能尚未掌握的对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份证据。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比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更加让人心安。
基础比率忽略:当一个小男孩的性格被描述为跟图书管理员非常匹配时,很多人会认为他长大之后做图书馆管理员的可能性大于做普通工人,但忽略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远少于普通工人这个事实。
锚定效应:甘地去世时是比144岁大还是小?甘地去世时多少岁?第一个问题中离奇的数字会影响受试者对第二个问题的评估,使得第二个问题得出的数值偏大。应用:讨价还价时,一定要做先出价的一方,将价格锚定在对自己有理的数字上面。
意识到自己存在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每个人对自己做的事情了解的比较清楚,对别人做的事情没有那么清楚,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贡献,忽视别人的贡献。当对团队成员做一个调查,问自己对团队的贡献占比多少的时候,所有成员自己认为的比例加起来往往时超过100%的。
打击信心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某一方面很自信,你想打击一下他的信心,那么可以让他列举N项证明在这方面很强的证据,N通常要设置的大一些,让他难以轻松想出这N项,他列举证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感觉,我列举证据这么困难,也许我这方面并不是很强。相反地,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某方面很弱,让他列举弱足够多的证据,他会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这些方面很弱。让听课的学生列举一门课的改进点之后再让学生评价课程得分,往往会得到更高分。
更具体的描述往往被认为概率更大。以下事件哪个可能性更大:A、明年日本发生海啸导致1000人死亡;B、明年日本发生一场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1000人死亡;很多人会选B,但A其实时包含B的,A的概率永远比B大。
少既是多理论。插图。A套餐包含B套餐所有的餐具,并多出7件完好无损的餐具,多出几件有残缺的餐具,明显A套餐更加值钱。当AB两组餐具让一组受试者一起评估价值时,A套餐被评估为更加值钱。但是,当AB套餐由两组不同的人评估时,得到的结论却时B套餐更加值钱,因为A套餐有残缺的餐具。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当一个人表现超常发挥的时候,无论你奖励还是不奖励他,他的下一次表现都很大概率不如超常发挥这一次;当一个人表现失常发挥的时候,无论你批评还是不批评他,他的下次表现都有很大概率比失常发挥那次好。有时候我们过于看重表扬和批评的作用了。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对于有规律可循的问题专家的直觉有一定作用,大部分问题应该基于公式客观计算,而不是基于直觉判断。
应该多听取和采纳外部意见,我们通常会更偏重于内部意见,而内部意见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偏见而不够客观。
乐观主义者过度自信往往会带来巨大代价:创业者会高估整个行业创业成功的概率,具体到自己创业的项目,又会认为自己成功的概率高于行业评价水平,导致预估成功的概率远高于实际水平。“事前验尸”可以部分克服乐观偏见带来的影响,即创业前先假设创业失败,让大家总结失败的原因。
财富的实际效用和心理效用(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之间的区别。你会选择哪个?A、抛硬币决定,正面向上得到100块钱,反面向上得到50块钱;B、肯定得到46块钱。大部分人会选择B,虽然大家都清楚A的期望值是50,大于46。这个问题就是在于实际效用跟心理效用是不一样的。0的实际效用和心理效用都是0,46块钱的心理效用可能是60,而100块钱的心理效用可能时90,可以以捡到钱作为例子,你捡到100块钱带来的惊喜肯定不是捡到50块钱的2倍,肯定比2倍要少一些。所以大部分人宁愿选择肯定得到心理效用为60的钱,而不是50%概率得到心理效用90的钱。反过来,丢了100块钱带来的痛苦也不是50块钱的2倍,比2倍要少一点,所以人们会选择50%的概率丢掉100块钱,而不是肯定丢掉46块钱。
禀赋效应:同样的一瓶难得的红酒,当你去拍卖购买时,可能最多出500块钱;但是当你拥有这瓶酒时,最低的卖出价格肯定大于500块钱,可能是800块钱。
来自好书100
好书,现在读一读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博主新年好!
博客大好,让人忘不了!
确实是本好书
这样的博客让人禁不住一天来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