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五四好书网 > 都市 > 让孩子安全成长

更新时间:2022-05-07 17:18:31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张振鹏 著

连载中 齐齐陈女士

热门好书《让孩子安全成长》由著名作者张振鹏最新创作的婚恋生活风格的小说,书中的主角是齐齐陈女士,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精彩章节试读:

   17.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

   当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大都开始上幼儿园了,而接送他上下幼儿园则成为了许多父母要考虑的问题。要什么时候接送、怎样接送,要注意怎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父母都要考虑到。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亲自接送,这可以保证孩子最起码的人身安全。

   2009年的时候,柳州市一所幼儿园外,一名5岁男孩险些被人强行抱走,幸亏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在场的父母及时阻拦,才将孩子解救下来。

   依旧是2009年,柳州另一所幼儿园用校车将一名5岁男孩送到了家门口,老师发现当时家中没人,于是就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离开了。当孩子的父亲回到家后,发现家中并没有孩子的身影,幼儿园也说早就送回家了。直到一个多星期之后,才有人在村边的一个水池里发现了孩子的尸体。

   这些都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真实的案例,由此可见,父母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对于保证孩子安全来说是多么重要。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几乎没有自理能力,而且也没有很好的保护自己的能力,在接送孩子问题上,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给孩子、父母甚至整个家庭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所以,无论是送孩子去幼儿园,还是从幼儿园接他回家,父母最好都要亲自去,以减少安全隐患。

危机应对

  1.亲自送孩子到幼儿园中,将孩子亲手交给老师,以防止他自己跑出来。

  2.接孩子的时候,要尽量早到,守在幼儿园的门口。

  3.如果临时有事不能接孩子,要提前告诉幼儿园的老师,请老师帮忙看管。

  4.要孩子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如果父母没有按时来接,让孩子一定要给父母打电话,并将自己所在的位置告知父母。

  5.告诫孩子,如果有陌生人说要送你回家,千万不能答应,要么返回幼儿园去找老师,要么向人多的地方跑,总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18.不给孩子留长指甲

   孩子的指甲总是会长得很快,而且由于年龄小,他的指甲就显得又薄又锋利。这样的指甲无疑就成为了隐藏在孩子身边的一个“小武器”,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他人,他的长指甲都会成为一个安全隐患。

   3岁的天天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和别的小朋友玩就爱用手抓别人,他的指甲很长,再加上手下没有准头,总是把别的小朋友抓疼,甚至会在他们的脸上、手上留下抓伤。于是,大家就都不喜欢和他玩了。

   后来,老师告诉天天一定要及时剪指甲,不然不卫生。受到了老师教育的天天很不高兴,回家后妈妈问他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天天说:“老师说我的指甲太长,总抓伤小朋友。可是妈妈你的手指甲也很长啊,为什么没人批评你呢?”妈妈一听,立刻明白了,天天这是在模仿她的做法。妈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她对天天说:“宝宝真棒,今天给妈妈上了一课,留长指甲是不对的,妈妈决定和宝宝一起把指甲剪了。”

   后来,天天的妈妈经常给他修剪指甲,他再也不会抓伤小朋友了,现在,他还经常因为手指甲很干净被老师夸奖呢!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都在跟随着父母的脚步,他会认为父母这样做没事,那么他也可以这样做,由此可见父母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的影响。

   无论怎样,孩子留长指甲都是不方便的。除了他会抓伤自己和别人以外,长指甲还容易藏污纳垢,再加上有的孩子喜欢吃手,还用手直接拿东西吃,因此容易将手指甲缝里的脏东西吃进身体里去,这样将影响他的身体健康。

   另外,长指甲还容易劈裂,这会引起孩子的手指出血。同时,长指甲还容易在他穿衣服的时候勾住线头,导致他的手指被扳伤。因此,给孩子勤剪指甲非常有必要。

危机应对

  1.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自己不要留长指甲,而且还要经常让孩子看见父母修剪指甲的过程,以养成他爱讲卫生的好习惯。

  2.提醒孩子要勤洗手,并向孩子示范正确洗手的过程。告诉他,洗手也要洗手指甲。

  3.多注意观察孩子,当他手指甲长的时候,就要及时帮助他修剪。

  4.要选用合适的指甲剪,给孩子修剪指甲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不要伤到他。否则,在孩子心中就会留有不好的印象,他会认为剪指甲很疼,从此就不爱剪指甲了。

  5.不要让孩子玩剪下来的指甲,更不能将它放入口中,要及时将剪掉的指甲丢进垃圾桶。

19.孩子爬竿一定要手脚并用

   孩子正是顽皮的年龄,喜欢攀上爬下是必然的。有的孩子就喜欢攀爬高高的竿子,像小猴子一样窜上去,爬得高高的,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如果下面再有一群孩子羡慕地看着他,他就会更加自豪。这种活动虽然能够帮助孩子锻炼身体,但是却也能够给他带来危险。

   5岁的小超回老家之后跟着表哥学会了爬竿,当他再从老家回来之后,就经常在小伙伴面前表演他的爬竿绝技。看着小超三下两下就爬上那么高的竿子,小伙伴们在下面看得羡慕不已。

   一天,小超在幼儿园里又开始表演起了爬竿,当他爬到竿子顶上的时候,下面的小伙伴们喊:“小超你真行啊!”小超骄傲地笑着,并伸了一只手冲大家挥了起来,一边挥还一边笑。可就在这时候,由于他手脚之间用力不平衡,他的另一只手抓不住竿子了。就在小伙伴们的惊呼声中,小超从竿子上摔了下来,左胳膊一下子就骨折了,他疼得当即大哭起来。吓得其他小朋友叫来了老师,老师赶紧将他送进了医院,并及时通知了他的父母。

   后来,小超的胳膊打了好久的绷带才好,吸取了教训的他再爬竿的时候可不敢松开手了。

   孩子因为爬竿而摔伤的事情并不少见,大多数受伤的孩子都是因为心思不专一,并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所以属于防范,才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爬竿必须要手脚并用,不能像小超那样,为了逞能和表现,而做出使自己受伤的傻事来。

危机应对

  1.让孩子爬竿的时候一定要专心,手和脚要均衡用力,保证自己不从竿上掉下来。

  2.让孩子不要一边爬竿一边又笑又闹,那样会使思想松懈,也会从上面掉下来。

  3.最开始爬竿的时候,身边要有老师或父母的陪伴,不要逞能自己就去爬,一旦上去了下不来,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4.告诫孩子,电线竿、电灯竿、国旗竿等等杆状物是不能去攀爬的。电线、电灯的竿子上有可能会带电。不明情况就爬上去,很容易出危险;而国旗竿上升挂的是国家的尊严与标志,不能随便就爬上去玩耍,这也是对国旗的不尊重。因此,只能到运动场所专门的爬竿处攀爬。

  5.提醒孩子,不仅爬上去的时候要手脚并用,爬下来的时候也不能松懈。更不能人还在很高的半空就直接从竿子上往下跳,否则就有可能会扭伤或者摔伤。

  6.告诫孩子,不要受他人的挑衅,去攀爬远超过自己能力的高竿;也不要被人夸奖后就飘飘然,想要用攀爬更高的竿子来表现自己,爬竿也要量力而行。

20.可以让孩子玩呼啦圈,但别比赛

   呼啦圈又被称为健身圈,由于其轻便美观,练习活动的时候占地也不大,因此称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如果练得熟练,的确可以使人的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得到很好的运动与发展。但是转呼啦圈也要有个度,尤其是骨骼发育尚不完全的孩子,如果玩得不当,很容易对他造成伤害。

   4岁生日的时候,姑姑送给蓝蓝一个漂亮的呼啦圈,蓝蓝对它爱不释手,而且很快就迷上了这个游戏,甚至上幼儿园的时候都要带着去。

   一天,幼儿园活动的时候,蓝蓝拿着呼啦圈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玩着玩着大家就开始比赛了,看谁转得又好又快,看谁转得最多。可是,蓝蓝因为刚刚接触呼啦圈,所以转得并不熟练,很快她就被其他伙伴比下去了。她很不服气地说:“哼!我才不会输呢!下次我们再比,我一定会比你们转得多。”接下来的几天,蓝蓝每天都不停地拼命地练习转呼啦圈,可是没多久,她的腰就受不了了,越来越疼……   对小孩子来说,转呼啦圈可以当成是游戏,可以当成是一种锻炼,但是不要用它来比赛。孩子的骨骼发育还不完全,如果盲目地为了比赛而使劲晃动,再加上掌握不了动作要领,就很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特别是一些好胜心强的孩子,如果为了获胜不顾身体地练习,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上面蓝蓝的情况就是个有利的例证。

   如果孩子出现了争强好胜的苗头,父母要及时教育,不要让他因为争第一而伤害到自己。

危机应对

  1.要给孩子选择大小重量合适的呼啦圈。

  2.让孩子仅将转呼啦圈当成是一种娱乐,不要抱有过分的争强好胜心,娱乐就要开心,弄伤了自己就不能叫娱乐了。

  3.最好要让孩子跟老师学会正确的转动呼啦圈的方法,防止因动作不规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4.提醒孩子,转呼啦圈也要有时间限制,不能总是不停地转。

  5.不玩呼啦圈的时候,要将它收好,不要让它倒在地上,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绊倒。

  6.让孩子不要拿呼啦圈去套别的小朋友,否则就会使别的小朋友失去平衡跌倒;更不要用呼啦圈套住别人的脖子,否则就会造成他人的窒息,造成生命危险。

21.教孩子注意教室内的安全

   教室是除了家之外,孩子呆得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尽管大家都知道,教室是孩子用来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但是下课的时候,这里也就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游戏场所。因此,孩子在教室里的安全父母也要格外注意。

   3岁的时候,遥遥开始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看见那么多和他同岁的小朋友,他很兴奋。而且还有老师经常带着大家一起做游戏,他也觉得很开心。有时候在教室里玩耍,遥遥就会显得很活跃,经常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不算大的教室空间里追来追去。老师劝阻过几次,但遥遥显然没把老师的话听进去。

   有一天,趁着老师不注意,遥遥又和身边的小朋友闹了起来,几个人又开始了教室中的追逐游戏。可这次,遥遥却没注意到脚边的小凳子,一下子被绊倒了,脑袋磕在了凳子上,头上立刻起了一个大包。他疼得大哭起来,老师连忙带他到医院检查,发现磕碰造成了轻微的脑震荡,在家休息了一周才好。从那以后,遥遥再也不敢在教室里乱跑了。

   孩子大都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他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玩乐点子,但在这其中就会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教室空间狭小,孩子在这里的活动应该是有限的。因此,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教室内的安全,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要去室外宽敞的地方玩耍。

危机应对

  1.提醒孩子不要在教室里追跑打闹,因为教室中有许多桌椅板凳,一旦撞翻,就有可能压住自己或者其他小朋友,给大家的身体造成伤害。

  2.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不要在下面搞小动作,更不要给其他小朋友搞恶作剧,不能在其他孩子站起来的时候,在后面撤掉他的凳子。否则那个小朋友坐下的时候,就会摔伤甚至伤到骨头。

  3.教室是用来学习的,不能被孩子拿来当作恶作剧的场所。父母要告诫孩子,不能躲在教室门后吓唬别的孩子,不能将教室里的东西当作玩具丢来丢去。

  4.父母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能拿教室里的清扫工具当作“武器”挥来挥去。

  5.上下课进教室门的时候,不要拥挤,要懂得礼让。

  6.不要在教室的窗户边玩耍,如果是高层建筑,更不要将头和身体伸出窗外。

  7.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教室,如非特殊要求,也不要将小刀、剪子带入教室。

  8.不要拿着文具当玩具,尖锐的笔尖有可能会扎伤自己或者他人。

  9.在教室打扫卫生的时候,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擦玻璃、登高的时候都要格外小心。

22.不要让孩子在楼下接东西

   现代社会的家庭大多都住的是楼房,而现在的校园、幼儿园中也有一些是在高层建筑中。有时候,有些孩子下了楼,却发现自己忘记了拿东西,但又懒得再爬上去,他往往就会在楼下喊自己的小伙伴,让他们将东西给自己丢下来。但其实,这样的做法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性。

   下午,幼儿园到了放学的时间,丁丁急急忙忙背起书包就往外跑,他心里想:“妈妈一定在门口等着呢!”但他刚跑到楼下,就想起来自己喝水用的水瓶没拿,可想想自己的教室在3楼,他实在懒得再爬上去了。于是,他站在教室楼下面,对着教室窗口喊他的朋友小胖,让小胖给他把水瓶丢下来。

   小胖倒也仗义,在丁丁的课桌上找到水瓶,趴在窗户上,对着丁丁就把水瓶丢了下去。丁丁眼看着水瓶直直地掉了下来,因为水瓶里还有水,所以瓶子还是有一定重量的。可惜的是,水瓶没有被丁丁接住,而是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脚面上。丁丁一声大叫,捂着脚蹲了下来。他强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幼儿园门口,妈妈看到他这个样子吓了一跳。回到家后,丁丁脱下鞋来一看,整个脚面都肿了。第二天,他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他的脚过了整整一周才消肿。从那以后,丁丁再也不让人往下扔东西了。

   幸好丁丁接的是没装满的水瓶子,幸亏砸到的是脚。如果是别的实心或者带尖的物体,或者砸到的是头,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别说是才几岁的孩子,就算是成人,也不提倡这种高空接物。据相关资料说:一个鸡蛋从8楼抛下,可以让人头皮破裂;一个铁钉从18楼掉落,可能会插入行人的脑中。可见,高空坠物往往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所以,父母要向孩子讲明白,不要图方便在楼下接东西。因为随便往下丢东西,不仅仅有可能会砸到自己,更有可能会砸到其他人,给他人带来凭空的伤害。

危机应对

  1.告诉孩子,如果自己东西落下了,宁肯花时间去拿,也不要让人从上面向下丢。

  2.不仅自己不要站在楼下接东西,也不要从楼上向下丢东西让别人接。

  3.告诫孩子,临出门前,要检查自己的背包,看有没有未装好的东西。

  4.学会对自己的物品归类,这样缺什么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也防止人到楼下才想起来什么没带。

  5.如果别的孩子想要将东西从楼上丢下来,要懂得拒绝,不要迁就他人的错误,这样反会酿成大错。

23.禁止孩子乱捡东西吃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东西在他看来都有可能是好吃的,因此,当他看到一些类似于是食物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想吃的欲望。当然,他不会管那东西是放在桌子上还是在别的地方,即便是在地上,他也会跑过去捡起来吃掉。

   幼儿园里,笑笑和小伙伴们正在做游戏。大家头上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在地板上学着小动物的样子爬来爬去。忽然,笑笑发现在屋子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个水果糖块,是他最喜欢吃的那种水果糖。

   笑笑立刻偏离了原来的“爬行”路线,几下就爬到糖块旁边,伸手捡起那个糖块就往嘴里放。一旁陪着小朋友做游戏的老师看见了,连忙过来制止了笑笑,从他手中拿过糖块说:“掉在地上的东西都会有许多细菌,不能放进嘴里,不然会生病的。”说完,老师又对所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吃的东西,都必须是干净的,如果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我们就会肚子痛。”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捡拾掉在地上的东西吃的行为,父母需要引导他明白干净与脏的概念,让他知道掉在地上的东西是不能再捡起来吃的。

   另外,有些孩子有可能会因为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导致异食癖,这时候的孩子有可能捡食的东西就不仅仅是掉落的食物了,石块、煤渣、碎纸片、碎玻璃都有可能。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捡食这样的东西的时候,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并做相应的治疗。

危机应对

  1.父母要以身作则,对于掉在地上的东西,自己首先不要捡起来擦干净土就吃掉。否则,就会给孩子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妈妈可以捡着吃,我也可以。据统计,有捡脏东西吃坏毛病的孩子,其父母大多有食物掉在地上直接捡起来塞进嘴里的做法。

  2.当有食物掉在地上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这个东***了,要么拿去洗洗,要么直接丢进垃圾桶,加强他内心对干净与脏的不同理解。

  3,.当孩子捡拾东西吃的时候,父母不要简单地一把就打掉他手里的东西,否则就会惊吓到他。要给他讲明白为什么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起来吃掉,让他自己主动丢掉手里的东西。

  4.尽量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日常小零食要少吃,以减少孩子随时都想吃东西的欲望。

  5.不仅是掉在地上的,掉在桌子上、床上等等地方都有可能会沾染上细菌。尤其是在户外,只要食物从手里掉落,无论掉在哪里都是不能直接捡起来吃的。父母要让孩子牢记这点。

24.别让孩子被长鞋带绊倒

   孩子的鞋子各式各样,有的鞋子是松紧口的,脚直接蹬进去就好,而有的鞋子却是需要系鞋带的。有许多孩子,都会因为鞋带没有系好而被长长的鞋带绊倒,导致摔伤或跌伤。

   5岁的城城喜欢踢足球,每个周五的下午,幼儿园都有自由活动,他总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追着足球跑来跑去。

   这天,城城又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了起来。也许是出教室门太匆忙了,城城的鞋带并没有系紧,才跑了没几步,他的鞋带就开了。可城城显然没太在意,而是继续和小伙伴们踢球。忽然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将球踢到了城城一边,城城连忙跑过去抢,但却一不小心踩到了自己那拖在地上的长长的鞋带,他一个站立不稳,一下子就摔到了地上,膝盖被擦破了一层皮。

   后来,老师连忙带着城城来到了医务室,帮助他清理了伤口。之后,老师说:“以后可记住了吧!再出门,鞋带松了就要立刻系好,要不然摔个跟头多疼啊!”城城眼里含着眼泪使劲点了点头。

   孩子的眼中大多只看着眼前的游戏,脚下的事情他都不会注意到。这就需要父母及时提醒他,让他养成习惯,系好自己的鞋带,防止被鞋带绊倒。

危机应对

  1.出门前,提醒孩子要将鞋带系好,如果自己系不好,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

  2.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父母最好给他买有粘扣或者松紧口的鞋,方便他穿脱,也防止他因为没系好鞋带而摔伤。

  3.在合适的时间,要教孩子学会系鞋带。父母不要总是帮助他系,在幼儿园里老师也有顾不过来的时候,万一鞋带开了,孩子必须要学会自己系。

  4.平时在家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多练习,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给布娃娃系鞋带,争取让孩子尽早尽快学会鞋带的系法。

  5.提醒孩子,出门的时候要经常检查自己的鞋子,如果发现鞋带松动了要及时将其系好,不要只顾着玩,让鞋带长长地拖在地上,这样会很容易被绊倒。

25.告诉孩子,千万不要憋尿

   很多孩子可能都有过憋尿的经历,有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迫不得已,有的则是已经形成了习惯。但是,憋尿对孩子的身体是会产生危害的,一旦他养成了憋尿的坏习惯,不仅他身体的各项机能会受到影响,也有可能会对他的大脑功能造成伤害。因此,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憋尿。

   5岁的蒙蒙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会有很多伙伴和他一起玩。一天,他由于课间贪玩而忘记了去厕所,结果老师刚开始带领大家学拼音,还不到一半的时间,他就被尿憋得非常难受了。但蒙蒙天生性格内向,因为害怕会被老师批评,更害怕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于是他只得一忍再忍。

   好容易熬到老师说休息,蒙蒙飞快地向厕所跑去,但是他跑得太急,一下在台阶上绊倒了,结果导致膀胱破裂,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最终父母不但为他花了许多钱治疗,而且他还落下了个习惯性遗尿的毛病。父母为此也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提前对蒙蒙加强教育了,让他一定不要憋尿。

   孩子憋尿会有许多原因,有的是因为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所以不能按时小便;如果是冬天,穿的衣服过多,他也会觉得排尿是件麻烦的事情;有的孩子会因为害怕冲水的声音,所以不敢去厕所;还有的孩子是怕他在吃饭、上课等不恰当时间里要小便会遭到训斥,因此不敢去小便……   但说到底,憋尿终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不能主动并及时地去小便,尿液在身体内的时间过长,将会严重影响到他的健康。尤其是当他憋不住尿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尿裤子,这样会使他着凉,同样对身体健康不利。

  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学会自觉排小便,更要通过浅显易懂的道理让他明白,及时排尿是对他身体有好处的事情。

危机应对

  1.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提醒他有尿就要及时排泄。

  2.当孩子在看电视或者做游戏入了迷的时候,父母要提醒孩子先去厕所,以免玩到入迷的时候忘记排尿。

  3.父母可以为孩子定好排尿的时间,让他在一定时间里就要去排尿一次,并逐渐使他养成习惯。

  4.带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父母要提醒他多留意厕所的位置。这样,一旦他需要排尿,就能顺利找到厕所了。

  5.告诉孩子排尿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并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所以,在学校或幼儿园中,一旦有尿,就要及时向老师提出来,不要拖延。

  6.帮助孩子缓解某些情况下的紧张情绪,以防止他因为情绪影响而小便次数增多。

  7.父母也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当他出现坐立不安、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夹紧或抖动双腿的时候,往往预示他已经尿急了,这时候就要立刻带他去厕所。

  8.参加集体活动之前,父母要提醒孩子到厕所方便一下,以免在活动的时候出现尿急的情况。

  9.让孩子养成睡前大小便的习惯,有的孩子睡着之后有尿意但很困所以就不去尿,这也同样对他身体会造成损伤。

26.不要让孩子炫耀自己的身份证

   根据最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并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根据这项规定,身份证的发放范围被扩大了,一些未成年人也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了。而且,这还掀起了一股申请未成年人身份证的热潮。但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强,一些孩子也许会去炫耀自己的身份证,这很有可能就会给一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留有可趁之机。

   威威才4岁的时候,妈妈就给他办了一张身份证。威威很是骄傲,经常拿着身份证到幼儿园里去和外人炫耀,大家也都很羡慕他。

   一天,威威一边在幼儿园门口等妈妈来接他,一边又开始和小朋友们炫耀他的身份证,正好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表哥来接这位小朋友回家。于是,表哥就对着那小朋友的耳朵嘀咕了几句,然后那个小朋友就过来对威威说:“你的身份证借我用一下好吗?”威威想也没想就大方地说:“拿去用吧。”

   这时候,老师刚好经过,看到了事情的经过。她连忙过来制止了威威,并从那个小朋友手里要回了身份证。她对威威说:“身份证是属于你自己的重要物品,可不能轻易借给别人,不然被坏人拿去做了坏事,可就不好了。”

   这个故事就是个教训,旨在提醒父母,如果给孩子办理了身份证,就要及时告诉他,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只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以防止被不法之徒拿去做坏事。

危机应对

  1.如非必要,父母不一定非要给孩子办理身份证,完全可以等到他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之后再为他办理。

  2.为孩子办好的身份证,如果暂时用不到的话,父母可以替他保存好。

  3.提醒孩子,身份证是证明自己身份的重要物品,不能随便就拿出去向人炫耀。而且,身份证人人都会有,所以没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地方。

  4.将身份证的作用为孩子说明,让他明白身份证都可以做哪些事情。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同时在告诉孩子,为什么他的身份证不能随便借给他人。

  5.如果有人要借孩子的身份证,孩子一定要严词拒绝。不能因为对方是好朋友或者是什么比自己有权威的人,就迁就或屈服。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

27.父母、孩子都不要露富

   相信没有人愿意甘心过穷苦的日子,人人都向往富裕美好的生活。有的人看见别人的富裕生活生起的是羡慕,但有的人就会动起歪脑筋,有可能就会作出危害社会他人的事情。因此,这就是在提醒父母,无论家境是不是十分优越,都不要在外露富,尤其是更不能让孩子也露富。这也是为了保证孩子和家庭的安全。

   2008年新闻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

   徐某在某幼儿园开车,由于买彩票欠下了投注站彩票钱,于是他决定要弄一笔大钱。经过一番观察,他盯上了一个叫晓军的孩子,他发现晓军的姥姥经常到幼儿园接孩子,衣着服饰都很不错,而且还时不时地就给幼儿园的老师买东西。而晓军的妈妈也很漂亮,还经常开着宝马车来幼儿园接孩子。

   然后,徐某在幼儿园的通讯录上查到晓军姥姥的电话,接着就开始给她发短信,开始的几条短信内容是要5万元钱,给了以后会报答她,否则就杀她全家。见没有回音,徐某就继续发短信威胁:“我知道你姑娘有钱,外孙也很可爱,我知道他在哪上幼儿园……”不过还是没有回音,他又连续发了26条短信,不断地敲诈,晓军的姥姥最终报了警,徐某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试想,如果晓军的家人没有在外露富,相信徐某也不会盯上他。而值得庆幸的是,徐某还只是短信勒索,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如果他要是一时贪念骤起绑架了晓军,谁也不能保证事情的最终结果将会如何。

   再看看现在社会上的许多报道,因为孩子或者父母家人在外露富,而引起不法分子关注的案例比比皆是。由于孩子是弱势群体,再加上很容易牵动父母的内心,因此就成为了被绑架的首选。有的孩子被绑之后能成功获救,但有的孩子就有可能永远失去了生命。这些血的教训在提醒父母,为人一定要低调、沉稳,否则就有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

危机应对

  1.父母自己首先就不要露富,要懂得勤俭持家,不奢侈浪费,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2.不要总对孩子说“咱家有钱”一类的话,父母自己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钱财的来之不易。

  3.要通过教育,帮助孩子消除攀比心理。

  4.让孩子明白钱不过就是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已,不让他产生有钱就很了不起的想法。

  5.平时也不要给孩子用太多的名牌产品,父母自己也不要总以富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扫一扫二维码 或者

关注微信公众号鹦鹉看书

回复让孩子安全成长或者回复书号a174 阅读全文

×